法门寺

法门寺(Famen Temple),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2] ,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寺庙所在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东汉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 ,因舍利而置塔,木塔4层,塔下设有地宫,地宫中存放着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椁,内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

北魏

法门寺供奉佛骨舍利的木塔在战火纷繁的十六国和南北朝混战时期屡遭破坏,特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采纳崔浩的建议,禁佛教,毁佛经、佛像和塔寺,致使该寺舍利塔在劫难逃,成为废墟。

隋代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称“成实道场”,舍利塔随谓“成实道场合利塔”。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 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改“成实道场”为“法门寺”,塔也名为“法门寺舍利塔”。是年,法门寺不幸遭遇火焚,一片冲天火光后,仅剩塔基残垣。

唐代

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2年),岐州刺史张德亮在塔基上修筑望云殿,以殿代塔,殿楼4层。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迎佛骨于东都洛阳,供养3年后,于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送归法门寺地宫,并诏令和尚惠恭、意方等重修法门寺塔。

五代

后梁末帝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原唐节度使、岐王李茂贞修葺木塔,添置塔心樘柱,并在塔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每逢朝霞满天或夕阳西下时,塔顶金碧辉煌,塔身雄姿昂然,焕焕乎立于岐山之阳。

宋代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明代

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凤翔府发生地震,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

清代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关中地区再次发生地震,法门寺塔身向西南方向歪斜,不少佛像从佛龛中跌落地面。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法门寺因动乱一度被攻占,寺院也毁于大火之中。

法门寺概况及价值

法门寺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以真身宝塔为寺院中轴,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这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寺院的西院是法门寺博物馆,有多功能接待厅、珍宝阁等建筑。地宫中所出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于今发现的独一无二的兼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在诸多佛塔地宫中,法门寺地宫是于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个。地宫形制与文物的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唐代密宗金刚界曼荼罗。法门寺地宫藏有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绝无仅有的玳瑁币。地宫中共出土27000多枚钱币,而在地宫后室一盏银灯盏中发现了与众不同的13枚“开元通宝”,以玳瑁制成,这是一种从未见诸史籍的货币。地宫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唐代宫廷茶具,当是于今所知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地宫中的一枚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是于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被誉为“锡杖之王”,堪称稀世珍宝。地宫中发现的14件唐宫廷秘色瓷是于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有碑文佐证的秘色瓷器。秘色瓷是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精品。地宫出土的700多件丝织品,有唐代绫、罗、绢、锦、绣、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花色品种,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种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博物馆,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盛装第一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迄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为唐懿宗所赐之物。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45尊造像顶银函,上面錾刻金刚界45尊造像曼荼罗,是于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