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又称赫色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 7公里处,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最大的石窟寺群。洞窟开凿于天山南麓渭干河谷明屋塔格山的山麓或峭壁上,南北走向的苏格特沟将山体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把洞窟分为谷西、谷内、谷东、后山四个区域。 洞窟东西向绵延1.7公里,分层错落分布。现存开凿于公元3-9 世纪的洞窟349个,壁画近10000 平方米,少量造像及残迹,多处窟前建筑物遗迹。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初创期

初创期,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中叶,开凿的洞窟有47、48、77、92、117、118窟,多为方形窟。

发展期

公元4世纪中叶至5世纪末,主要有13、32、38、76、83、84、114、171、172窟,此时出现了以中心柱窟为中心的洞窟组合。

繁盛期

公元6-7世纪,有8、17窟等,造像普遍采用金粉或金箔敷贴。在此方形窟中因缘画较为突出,建筑上以大型中心柱居多。

衰落期

公元8-9世纪,有129、135、180、197、227、229窟。其衰落与战争有关,克孜尔石窟佛塔下一个断为两截的唐开元三年(715年)纪功碑记载公元8世纪初,此地曾为大破吐鲁番的一个战场。

精华推荐

艺术殿堂之经典展示

壁画艺术
虚拟漫游
视频浏览

克孜尔石窟概况及价值

克孜尔石窟是西域龟兹石窟的代表,也是佛教从印度北传中国后地理位置最西的一处石窟群,深受印度、中亚乃至中原北方佛教艺术的影响,既是西域地区佛教石窟寺的典范, 又是印度与中原北方石窟的媒介。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鲜明独特,揭示了佛教东传的轨迹和本土化过程,即龟兹风格,这使它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 建筑艺术:洞窟形制有中心柱窟、大像窟、方形窟、僧房窟、龛窟、异形窟和多种洞窟组合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心柱窟和大像窟。大像窟,指中心礼拜窟特别高大的石窟,这类石窟的前室都凿出露天大佛像,为仿巴米扬大佛像窟的式样开凿而成。 壁画艺术:壁画内容以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等题材为主。初创期洞窟壁画用简单的粗线条勾勒轮廓,再在轮廊内大笔涂抹,风格 “用笔粗犷,色彩明快,人物简单古朴而又不失神彩”。还有禅定及天宫伎乐图等,以佛传故事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为主,犍陀罗艺术风格较为明显。发展期的壁画为晕染法,菱形格构图。繁盛期的菱格因缘故事画在石窟中有100多种上千幅,但内容较难识辨,其种类数量却属国内罕见。克孜尔的壁画是在泥壁上直接作画,既采用了矿物颜料,也有透明的颜料,有平涂烘染的着色方法,也有依靠水分在底壁上的晕散法,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湿画法”,也称凹凸画法。 雕塑艺术:克孜尔石窟雕塑,主要以彩绘泥塑、木雕、石雕等形式来表现佛教内容,与石窟建筑和壁画融为一体,烘托出清净、庄严的宗教氛围。其以本土和中原艺术为基础,融合犍陀罗、笈多及波斯艺术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龟兹雕塑艺术风格,对我国河西地区及中原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