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是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长达1600余公里的景观长廊串起了河西四郡、嘉峪雄关、金城古渡、麦积烟云……。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上游。多元历史文化,多类自然风光,多种民俗风情,使甘肃成为多彩的旅游天堂。走进甘肃,就是回归历史;走进甘肃,就是融入西部;走进甘肃,就是实现旅游梦想。它是丝绸之路上的景观长廊,一个可以触摸历史,品味文化,游历山水,感受风情,实现旅游梦想的旅游胜地。

 

时空丝路甘肃段

前秦 北凉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 西夏 元

莫高窟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石窟艺术。洞窟的建筑形制是根据洞窟内容、功能而定。彩塑是石窟艺术的主体,一般都会放置在洞窟内比较显著的位置。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满整个洞窟墙壁。这三个部分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 莫高窟艺术绵延千年,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其艺术形式既继承了本土汉晋艺术传统,吸收南北朝和唐宋美术艺术流派的风格,又不断接受、改造、融合域外印度、中亚、西亚的艺术风格,向人们展示了一部佛教美术艺术史及其中国化的渐进历程,又是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交流的历史记载。对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进入


甘肃省内文化遗产

  • 石窟寺
  • 古遗址
  • 古建筑
  • 古墓葬

莫高窟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石窟艺术。洞窟的建筑形制是根据洞窟内容、功能而定。彩塑是石窟艺术的主体,一般都会放置在洞窟内比较显著的位置。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满整个洞窟墙壁。这三个部分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 莫高窟艺术绵延千年,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其艺术形式既继承了本土汉晋艺术传统,吸收南北朝和唐宋美术艺术流派的风格,又不断接受、改造、融合域外印度、中亚、西亚的艺术风格,向人们展示了一部佛教美术艺术史及其中国化的渐进历程,又是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交流的历史记载。对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西南 32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炳灵”是藏语译音,为“十万佛”之意。这里风景秀丽,重峦叠嶂,黄河南傍峡谷向东流去。石窟分布于南北 2公里的悬崖峭壁上。洞窟始建于十六国,兴盛于唐代。现存洞窟 184个,雕塑 776身,壁画 900多平方米。窟龛造像大的高 27米,小的仅高 10厘米左右。崖面置有栈道,可以攀登通达各窟。炳灵寺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内容丰富,技艺高超,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大佛为弥勒佛,高 28米,石胎泥塑。建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 803年)。原有七层楼阁覆护,后坍毁于兵火。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今中国甘肃省东端的天水市,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以其精美的雕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遗存包括佛教窟龛遗迹以及相关的佛寺和佛塔。窟龛群开凿于群山环抱的麦积山红砂岩独峰峭壁上,在西-南-东崖面上分层而建,横向分布范围约200 米,纵向近20 层洞窟、距地面10 ~ 80 米,洞窟间以错落的栈道相连。现存有5 ~ 13 世纪建造的221个佛教窟龛,10632身造像,l000 多平方米壁画遗存。东南崖下有5世纪(东晋)始建、16 世纪(明代)重建的瑞应寺,现为清代甘肃传统风格的中轴对称三进式建筑院落,坐西北朝东南。山顶有7 世纪(隋代)始建、18 世纪(清代)重建的舍利塔,为八角五层密檐式实心塔,通高9 米。麦积山石窟孤峰卓立、窟龛错落的整体形象,与周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植被景观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景观价值。 麦积山石窟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掖大佛寺

俗称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内。大佛殿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明清两代曾有扩建,现存大佛殿为清乾隆年间重修,殿内正中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佛身长34.5米,木胎泥塑,金装彩绘, 造像姿态自然,线条流畅丰满,比例匀称适度,是现存室内最大的木胎泥塑卧佛。

榆林窟

俗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东南60公里处的峡谷中,现存洞窟43个,排列在峡谷东西两面的崖面上。榆林窟始建于北魏,以后各代均有开凿及绘塑,壁画内容及风格和敦煌莫高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千佛洞

又名接引寺,距甘肃省瓜州县南98公里处,洞窟开凿于长山子北的古河道两岸,现存洞窟23个,保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共9 个,其中西夏5窟、元1窟、清3窟。壁画总面积486平方米,彩塑56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千佛洞

位于敦煌城西南30公里处,开凿在党河河谷北岸的悬崖峭壁上,现存洞窟 22个,洞窟形制与莫高窟基本类同,大致可分为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平顶方形窟等,现存壁画800方米、壁画风格与莫高窟同时期壁画一致,保存彩塑34身,塑像多为清代、民国重塑新修,有少量保持原貌。西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一个组成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长城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主要分布在金塔、玉门、瓜州和敦煌四个县市。向东延伸到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破坏,部分汉长城已被削平。但是在敦煌西湖一带,尽管自然破坏现象严重,但仍有很多段汉长城保存较好,尤其是玉门关西北方向的一段保存最好,高度在3米以上,墙基宽3米,顶宽1米多,是由土、砂砾石夹芦苇筑成的。就目前所知,应为我国汉代北线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 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 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汉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也是关内外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如今汉长城虽然已经不再发挥原有的功能,但其作为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对它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也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因此现代意义仍尤为深远。

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遗址位于位于甘肃省瓜州县东南48公里南坝村正南的荒滩上,别名苦峪城。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南北长468米,东西长565米,总面积274896平方米。始建于唐,为唐代瓜州治所。因城内盛产中草药锁阳而得名。201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

悬泉置遗址

位于敦煌市与瓜州县行政区域交界处。南临三危山,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是汉代驿置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悬泉置遗址遗存分布面积达22500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4675平方米。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坞呈正方形,边长48.10米,土坯砌筑,坞内有两组房屋建筑。坞墙设于东墙正中,宽3米。坞东北及西南角有角墩。四周分布有建筑遗址,马厩遗址位于坞堡南墙外。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位于敦煌市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包括三部分:玉门关、河仓城、长城烽燧。玉门关俗称“小方盘”,是西汉玉门都尉治所遗址,也是丝绸之路必经关隘,相传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现存城垣比较完整,遗址平面呈方形,黄土夯筑,东西宽24米,南北长26.4米,周围尚有营垒、炮台、古塔等遗址;河仓城俗称“大方盘”,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等给养的军需仓库,遗址为方形,黄土夯筑,南北二垣各长150米,东西二垣各长155米。长城烽燧位于玉门关北2公里处,东西走向。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全长约150公里,尤以玉门关附近保存最为完整。在长城线上修筑烽燧近80座。西汉长城的结构是由砂砾石夹芦苇(或红柳)间层叠压板筑而成,保存最好的一段长约400米,残高3.25米,基宽3米,上宽1米。长城线内侧有一条宽6-7米的“天田”,这是西汉边境的防御设施。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玉门关遗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丝绸之路中国段”。2014年6月,“玉门关遗址”列入“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阳关遗址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公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自汉唐以来,阳关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关隘,出入西域的门户之一。

河仓城遗址

俗名大方盘城。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62公里处的戈壁滩上,西南距玉门关11公里,建于汉代,为历代西部边防储粮及军需仓库。城为长方形,夯土筑成,长155米,宽150米, 残高6米多。因城临河,城内建仓库一座故称河仓城。仓房内有土墙两堵隔成并联的仓库三间,均向南各开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