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石窟,原名庆寿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十公里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始建于唐贞观二年,洞窟坐南面北,分布在绵延1公里的清凉山上,现存大小窟、龛361个,其中洞窟107个,佛龛254个,造像1498尊,主要由大佛窟、罗汉窟、千佛洞组成。大佛窟是全寺最大的石窟,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彩塑像。阿弥陀佛依崖居中跌坐与莲台之上,佛像高20m,金面阔脸,威严中又显慈祥,整体造型质朴端庄,宏伟传神。其唐代泥塑大佛也是中西方佛教石窟造型艺术在关中交流融汇的结晶。 1988年,大佛寺石窟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南北朝

公元628年大佛寺石窟创建。石窟内正中阿弥陀佛背光西侧题刻有:“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十三字。诸郡志载,此工程为尉迟敬德奉旨监造。据《旧唐书射迟敬德传》:贞观元年,授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以击突厥。三年,改投为襄州都督。贞观二年,敬德正主持此地军政。志书所记,或有所出。今主窘东有一小窟额题凿“鄂公生祠”四大字。此条题刻是大佛窟造像的唯一信息。

唐代

公元840-846年,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的“会昌法难”致使大佛寺石窟中大多数造像的头部被毁。

明代

公元1450年,明代景泰元年(1450)太监刘永诚对大佛寺石窟进行了首次维修。公元1573一1620年,明朝万历年年对大雁塔进行了重修,增加了木楼梯;之后一直保持至今。

清代

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第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外部建筑。随后的历朝历代都有不断地绘塑和维护。

艺术殿堂之经典展示

虚拟漫游
视频浏览

彬县大佛寺石窟概况及价值

彬县大佛寺历史悠久,它是陕西境内存世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佛洞)、丈八佛窟、僧房窟五部分。不同性质的洞窟相互搭配组合,构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崖中佛寺,展现了唐长安城及京畿地区的中国式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 作为丝绸之路起点长安附近的大型石窟寺,彬县大佛寺石窟在石窟形制、造像题材及组合、造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示了大唐佛教艺术的典型风范、唐代佛教艺术演变的规律和发展的线索,同时也对全国各地、乃至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佛教造像艺术给予了重要的示范和影响,是展现中国佛教艺术区系源流演变的杰出范例。石窟所在的泾河谷,连接了关中和陇右地区,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东段主体框架。建成后成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地标,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实物宝库。 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佛教文化经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原的辉煌硕果,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雕塑史、建筑艺术史,以及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陕西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其造像设计理念与由此形成的印度、中亚、内地彼此过渡以及相互融合的艺术风格,又成为丝绸之路文明交往的突出象征,实现了丝路传法与传法丝路的双重历史使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