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城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主要分布在金塔、玉门、瓜州和敦煌四个县市。向东延伸到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破坏,部分汉长城已被削平。但是在敦煌西湖一带,尽管自然破坏现象严重,但仍有很多段汉长城保存较好,尤其是玉门关西北方向的一段保存最好,高度在3米以上,墙基宽3米,顶宽1米多,是由土、砂砾石夹芦苇筑成的。就目前所知,应为我国汉代北线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 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 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汉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也是关内外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如今汉长城虽然已经不再发挥原有的功能,但其作为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对它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也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因此现代意义仍尤为深远。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汉代

(元朔二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夺取具有战略意义的河套地区,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徙民10万人居往,同时调集10万人筑朔方城,修缮秦长城。 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夺取了又一战略要地河西走廊。同年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并开始建造东起令居(今永登县)境内黄河西岸,沿河西走廊,西达酒泉北部金塔县的令居塞长城,这是汉筑河西长城的第一段。 前119年(元狩四年),漠北之战迫使匈奴大部退出今内蒙古东部地区,西汉王朝随之迁乌桓人到边塞地区,并开始修缮利用秦始皇万里长城,做为防御匈奴的屏障。 前111年(元鼎六年),武帝在河西增设张掖、敦煌两郡。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武帝令赵破奴同王恢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据此两条历史记载可以断定,此段长城的建筑年代在公元前111年至前108年之间,这是汉筑河西长城的第二段。 公元前101年(太初四年),汉修筑了从敦煌西即玉门至盐泽(也称蒲昌海在今新疆罗布泊)的长城,《史记大宛列传》载: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这是汉筑河西长城的第三段。西汉河西长城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而建立的,它对促进这一地区转变为农业区,为西汉势力进入西域及开辟和保护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精华推荐

汉长城概况及价值

酒泉境内的汉长城主要分布在金塔、玉门、瓜州和敦煌四个县市。向东延伸到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西汉时为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设防,对内安定百姓生活,巩固中央集权,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加强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由秦长城的终点甘肃临洮开始,向西设亭障至盐泽(新疆罗布泊),并修筑长城,经河西走廊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瓜州等地,直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兔附近。当时的长城叫“塞”或“塞垣”。至今在酒泉地区的金塔、玉门、瓜州和敦煌等地,还可以见到汉长城的遗迹。除北线长城外,在敦煌境内由玉门关到阳关,由阳关到党河口,由终点马迷兔到湾窑等均筑有长城支线,当地称为边墙或风墙子。此外,在北线汉长城的南侧,祁连山麓,汉代还修筑一条塞墙以防南羌。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石包城一带,就可以见到南塞的遗迹。若将汉代北线、南线以及支线的长度相加,仅在酒泉地区汉长城就有将近一千公里长。而汉代烽燧所经之地的里程则更长,向西直通新疆,就连地处敦煌西南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也还有若干座汉代的峰燧。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破坏,部分汉长城已被削平。但是在敦煌西湖一带,尽管自然破坏现象严重,但仍有很多段汉长城保存较好,尤其是玉门关西北方向的一段保存最好,高度在3米以上,墙基宽3米,顶宽1米多,是由土、砂砾石夹芦苇筑成的。就目前所知,应为我国汉代北线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 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 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 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 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遇大敌烽燧递传,日达千里而至长安。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长城、烽隧遗址中,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经考证,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汉简”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它为研究我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汉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也是关内外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如今汉长城虽然已经不再发挥原有的功能,但其作为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对它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也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因此现代意义仍尤为深远。
更多